“秸”尽全力 “秆”尽其用
恩施市五谷淌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王振兴喂养肉牛。 通讯员佘高慧 摄
秸秆粉碎还田,成为改良土壤的好帮手;秸秆打包成饲料,变身黄牛的“营养大餐”在广袤的恩施大地,农田里遗留下来的秸秆,从“负担”变成了“财富”。
近年来,我州不断推动秸秆禁烧工作,探索秸秆综合利用方式,从秸秆一烧了之到全面禁止露天焚烧,再到点“秸”成金创造效益,秸秆综合利用成为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提升耕地质量、加快农业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举措。
10月23日,秋高气爽,建始县秸秆综合(还田)利用现场培训会在龙坪乡申酉坪村召开。
培训会上,州及建始县农业农村局专家从秸秆腐熟还田的地块选择、粉碎方式、腐熟剂使用方法、覆膜要求等各方面,全面讲解秸秆变废为宝技巧,通过简单直观的现场演示,向在场人员展示秸秆粉碎腐熟还田技术,着重强调碎秸秆平铺厚度、腐熟剂与碎秸秆配比、碳氮比调节、覆膜厚度等重要的技术要点。
“现在通过秸秆还田,不仅降低了公司种植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还减少了污染。”湖北农旅科技有限公司于2023年5月成立,在申酉坪村十四组承包了100亩土地,种植薯玉豆及蔬菜,公司负责人谭志清表示,专家的现场培训教学让他受益匪浅。
机器轰鸣,工人忙碌,田地里一派繁忙景象。11月6日,走进宣恩县高罗镇埃山村秸秆还田试点地块,堆放在路边、田间的一捆捆秸秆被工人放到秸秆粉碎机口,再被传送进机器打碎还田,整一个完整的过程快速流畅。
“以前,包谷收获后堆在地里的秸秆成了老百姓的烦恼,烧了污染空气,不烧影响劳作。现在,政府推广秸秆还田技术,不仅仅可以增加土地肥力,还解决了秸秆无处堆放的大难题。”高罗镇埃山村党支部书记宋波介绍。
埃山村是州农业农村局在全州实施的5个秸秆还田试点村之一。高罗镇坚持疏堵结合、综合利用的原则,积极倡导农业低碳生产,引导农民少用化肥多用生物肥料,大力推广秸秆还田技术。
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小秸秆也需善作为,秸秆还田是宣恩县秸秆回收综合利用的方法之一。据了解,宣恩县今年秸秆约9.2万吨,目前实现秸秆就近还田4.2万吨、饲料化4.5万吨,年底秸秆综合利用率经预估达95%以上。
9月,鹤峰县走马镇千金坪村葛稻共生基地1000亩稻田迎来丰收,一场秸秆综合利用的行动也在紧锣密鼓地展开。
一台台打捆机在稻田里忙碌穿梭,将原本散落的秸秆整齐打捆成垛,随后归拢收集并压缩打包,装车运往养殖场。
“每台机器每天打捆面积大约20亩,当天稻草打捆完就用货车运到畜牧场。”湖北牛源生态农业有限责任公司工作人员王安宜介绍。
湖北牛源生态农业有限责任公司将打捆好的秸秆作为养殖饲料充分的利用,不仅实现了变废为宝,为养殖业提供了丰富的饲料资源,降低了养殖成本,还减少了因秸秆废弃或焚烧带来的环境污染,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双赢。
“过去秋收后的秸秆难以处理,现在对秸秆进行回收并重新利用,村民们也很满意。”千金村党支部书记张重波表示。
走马镇千亩稻草秸秆变废为宝,走出了绿色发展新模式,推动当地农业可持续发展。
10月8日,走进恩施市五谷淌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养牛场,牛舍内,肉牛膘肥体壮,混合着牧草、玉米秸秆的纤维性饲料均匀地撒在食槽内,肉牛正在进食。
“这些牛吃的食物主要是由玉米秸秆转化而成的青贮饲料。”公司负责人王振兴看着牛舍中的牛大快朵颐,心里十分高兴。
王振兴是恩施市三岔镇梨子坝村人,常年在外打拼,从事建材生意已有10多年。后来,他选择返乡创业,利用在外积累的资金在村里建起了养殖场,养了100多头肉牛。然而,高昂的饲料成本一度让他感到头疼。
三岔镇种植了3万亩玉米,王振兴便将目光转向了这些玉米收获后留下的秸秆。他在农场内新建了青贮饲料加工车间,开始收购并利用秸秆。
入秋后,王振兴辗转于各个村(社区),收购大量的玉米秸秆以供应自己的养殖场。秸秆的回收利用不仅避免了燃烧秸秆造成的大气污染,还解决了养殖场的饲料需求,降低了养殖成本,真正的完成了将“生态包袱”转化为“绿色财富”。
近年来,恩施州各级农业农村部门格外的重视秸秆综合利用工作,今年已争取资金近1000万元,鼓励支持企业和农户开展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逐步的提升秸秆综合利用率。
“大爷,请问您知道当前的秸秆禁烧政策吗?”“村里的巡查人员一天巡查几次?”10月10日,宣恩县晓关侗族乡人大代表左航瑞正在开展秸秆禁烧专项督查活动,查看各村秸秆禁烧工作落实情况。
为有效防范秸秆焚烧现象,打好碧水蓝天保卫战,晓关侗族乡充分的发挥人大代表监督作用,积极行动、主动作为,当好秸秆禁烧的模范员、传播员、观察员,引导群众参与生态环境治理,共同筑牢秸秆禁烧防火墙。
“叔叔,不要在田间焚烧秸秆,焚烧秸秆对环境造成污染。”10月31日,恩施市金子坝街道黄泥坝社区工作人员段宇深入田间地头,与居民面对面交流,并向居民发放禁止露天焚烧秸秆一封信,详细讲解秸秆焚烧的危害,告知居民要采取科学方法处理秸秆,保护环境。
黄泥坝社区还通过入户发放资料、大喇叭广播等方式,大力宣传环保知识,增强居民环保意识。
除了人防,还有技防。10月,鹤峰县县级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和秸秆禁烧信息化项目全面建设完成并投入到正常的使用中,这是一场鹤峰县秸秆禁烧和饮用水源地从人防迈向技防的监管变革。
该项目通过视频全天候实时监控预警,让事后发现的被动式执法变成了事前预警防范的主动式监测,大大降低了监管巡查人力投入和违法事件的发生频次,使污染问题全方位、高效率、闭环解决。
“电子卫士”上岗,强化秸秆露天焚烧的可控性,为鹤峰县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
当前,秸秆焚烧已成为影响我州空气质量的主要的因素之一。进入秋冬季,为消除秸秆焚烧可能带来的火灾隐患、改善环境空气质量,保障广大人民群众财产安全和身体健康,全州上下构建了严密的秸秆禁烧防控宣传体系,通过州、县(市)、乡镇(街办)、村(社区)四级联动、协同发力,全面落实秸秆禁烧工作部署,坚决杜绝秸秆焚烧现象。
如今,恩施大地广袤的田野间,秸秆禁烧宣传工作人员的身影不时穿梭其中,他们或发放宣传资料,耐心向农户们讲解秸秆禁烧、加强秸秆综合利用的重要性;或开着宣传车,往返于各村庄之间,将秸秆焚烧的危害性广而告之;或利用无人机,找寻冒烟点、着火点,力求第一时间找到、第一时间扑灭、第一时间处置在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秸秆不能烧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
上一篇:奉化方桥未来开展蓝图来了!地铁6号线延伸 新建一所高校
下一篇:秸秆离田“捆草成金”